北师大易学博士课程班招生简章
文章来源:北师大国学教育网 www.bnujiaoyu.com    
课程名称:《易学文化概论》 授课内容:《易经》基本知识、构成与基本体例;《易传》(文言、系辞、说卦、杂卦等)的体例与思想;关于周易的认识与价值;儒家易与道家易的产生与主要观点。 |
课程名称:《六十四卦解读》 授课大纲:由《乾》《坤》门户卦至下经未济卦,详解《周易》六十四卦卦辞、三百八十六爻辞的意思,以达到对周易原文的理解,从而感受易文化天人合一的意境。 |
课程名称:《易学发展史》 授课大纲:系统讲授易学前史、先秦易学发展特点;两汉象数易主要发展特点及术数流派,重点人物及代表著作;魏晋玄学易学发展特点及风水流派分析;宋明理学易学发展特点与典型人物;清民易学发展趋势与重要成果;当代易学发展现状与问题。 |
课程名称:《象数易学》 授课大纲:自汉代易学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。详解“象数”范畴的多层次内涵,象数易发展史,象数派源流论,以及各历史时代的和“象数学”演变的历史过程,分析了取象、取数与符号模型的象数学方法。揭示象数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。 |
课程名称: 《易学哲学》 授课大纲:易学与中国古代朴素哲学;易学中的变易、不易、简易;易学中的整体思维、直觉思维、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;魏晋王弼、韩康伯玄学易学;宋代邵雍象数之学、程朱理学易学和张载易学哲学思想。 |
课程名称:《堪舆易学》 授课大纲:易学风水与建筑环境选址; 堪舆术基本概念及易学相关术语;研究风水学说的方法论原则;风水冲煞的现实意义;象数义理与风水文化;易学理念与城乡建设规划;北京城选址与建筑风水.取数与符号模型的象数学方法等。 |
课程名称:《易经与儒学》 授课大纲:《系辞》《说卦》等“十翼”原文通读,易传在儒学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应用;先秦儒学:儒家的创始期(孔子、孟荀)的主要思想; 汉代儒学的发展及重要人物观点;宋明儒学为儒家的成熟期,典型学术观点及社会影响。儒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与影响及当代儒学观。 |
课程名称:《道家易学》 授课大纲:道教的缘起与历史演变、道教的实践方式、价值体系及现代化转型; 《周易参同契》中的道家思想与符号;气化三清的复杂内涵、内外丹的符号系统及指称的对象;道教在价值关怀与实践方式的特殊性、社会化宗教的性质。 |
课程名称:《纳甲筮法》 授课大纲:纳甲筮法历史久远,流传广泛。它源于西汉京氏卦气说。本次专题重点介绍古代术数筮法种类,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原理,通过学习全面掌握装卦、起卦、断卦的应用方法和技巧。内容包括纳甲筮法装卦的术语及方法;断卦的术语及方法;断卦的技巧与方法。 |
《易学与养生》 授课大纲:医易同源,医易相通,易医在健康养生管理中的作用;藏象学说;子午流注学说;五运六气学说五行学说在养生文化中的应用;现代生活节奏下饮食养生的易学法则。 |